迷路了嗎?

這部份以前在這讀地理課時讀過, 不過歷史的部份已經忘了. 我只記得新興的城市在設計時是以這為依據. 舊城市的都市計劃就沒有這樣了.

美國的道路有一個共通點, 奇數是南北向, 偶數是東西向. 比如州際道路由西向東(5, 15, 25, 35, 45, 55…)和由南向北(10, 20, 30, 40, 50…). 這種牌列在平坦的地區更是明顯. 當碰到一條有數字的道路時, 可以依數字的奇數或偶數來判斷自己的行進方向.

城市裡的市中心一定是 Main Street 和 State Street 交差點為起點. Main Street 是南北向. State Street 則是東西向. 數字則是以這為起點向外增加. 有時候也有可能是以 1st Street 為東西向的起點. 這種情形常發生於位於河邊, 湖邊, 山腳下或海邊的城市. 因為地形的關係所以城市只有"半邊". 如果城市的排列不是方方正正"坐北朝南"型的, 則以比較接近南北向的為 Main Street. Main Street 以西是 West, Main Street 以東是 East. 所以當看到一條街寫著 East Maple, 表示是市中心的東邊. 當然南北向則以 North 和 South 來代表. South Cedar 表示是在 State Street (1st Street) 的南邊. 當站在 East Maple 和 South Cedar 的街口時, 表示是在市中心的東南方.

這裡的主要街道大多是其中一個方向會是以數字表示. 很少會看到有上述的例子(East Maple 和 South Cedar); 住宅區比較有可能會發生這種情形. 如果數字是東西向的(一般是 Street), 則以 State Street 為準, 往北的街道為 North 1st Street, North 2nd Street…, 往南的街道為 South 1st Street, South 2nd Street… 如果街道是南北向的(一般是 Avenue), 則以 Main Street 為準, 往東的街道為 East 1st Avenue, East 2nd Avenue…, 往西的街道為 West 1st Avenue, West 2nd Avenue…以此類推. 每十條街是一個英哩. 所以市中心到 30th Street 是約三英哩.

地址也是由市中心發展出來, 如果有個地址是 6543 South 65th Street(你絕對不會看到 6543 South 2nd Street, 因為 2nd Street 是兩百多號了吧). 表示這地址是約在市中心以南約 6.5 英哩的位置. 如果有個地址是 2314 West Maple, 表示這地址是在市中心的西邊. 從數字上看是介於 23rd Street 和 24th Street 之間. 所以現在要找的是確定 Maple Street 是在市中心的北方或是南方. 因為有可能是在 South 23rd 和 South 24th 之間或是在 North 23rd 和 North 24th 之間.

我想這樣寫的確很頭痛, 也許拿張紙把你住附近的 Main Street(南北向) 和 State Street(東西向) 畫出來, 再畫上數字的街道, 然後再讀這文章也許就比較容易懂.

鄭老哲先生

出生: 1920 年 1 月 2 日
安息: 2002 年 4 月 11 日

故 鄭老哲弟兄於主後 1920 年(民國九年)一月二日,出生於屏東縣林邊鄉,自幼聰穎,尤愛好數理,惟家境清寒,無力購買文具,故常為同學代寫功課,以換取紙筆。國小畢業後,在林邊派出所工作,不久,在未徵得家人同意下,偷偷北上考取台北工業學校土木科(前台北工專),結果是換來一頓痛罵和責打(家中務農需要幫手)。工專三年期間,全賴半工半讀完成學業。

畢業後任職高雄州廳,後轉任岡山大野組技術員,承建阿公店水庫及空軍官校飛機場跑道。光復後,1946 年(民國三十五年;二十八歲)任職橋頭糖廠水利股股長,七年後離開,轉而從商,先後經營過灰塵,建材行,木材行,直到 1977 年(民國六十六年)賽洛馬颱風來襲,工廠受創嚴重,才結束商場。晚年又承建台電高架電塔基礎工程及中油土木工程,直到七十二歲才正式退休,一生勤奮努力,未曾倦怠。老哲弟兄九歲喪母,又家境清寒,此險惡環境非但沒有把他擊倒,反而「勤奮積極」「樂觀進取」,常說:「一切成功都是殷勤的代價,人停著不動便要生銹」。此「勤奮,堅忍」性格,給子女留下美好足跡和典範。

1942 年(民國三十一年)與同鄉鄭藍緞女士結婚,夫人儉樸刻苦,殷勤持家,先後育有四女二男,子女在父母「勤奮,努力」的感召下,個個用功勵學,學有所成,除長女靜代任教岡山國中(已退休),三女靜修任教岡山高中外,餘皆旅居國外,事業有成。孫兒十四人中,有成家,立業者,有修習碩士,博士者,有醫生,工程師者,也都蒙神引領和祝福。

老哲弟兄晚年在兒女們的帶領下,先後在岡山聖道堂及岡山長老教會聚會,平日上午必偕夫人研讀聖經,並在上面註記,其渴慕追求神的話語,於此可見一斑。今年 3 月 5 日在板橋靈糧堂楊豐恩牧師及弟兄姊姊們的見證祝福下,再一次表明追隨耶穌基督的堅定心志,願赦免虧欠的人,生命有了奇妙的改變。

自今年二月生病以來,從禱告,唱詩中深切體認神豐盛的恩典。有天他說:「我看見天國的奧秘,那是一個非常美的地方」,又說「能活到八十多歲,我很喜樂,也很知足,如果神要接我回去,我不懼怕,也不感到遺憾,因為我清楚”看見”死後的天家是何等榮美,我已備好心,回父家」,臨終前並逐一為兒女們撫臉按手祝福,勉勵他們彼此相愛,顯見對家人的不捨和期盼,見著莫不黯然淚下。

主後 2002 年(民國 91 年)四月十一日下午八時三十八分,主息了他在世上的一切病痛和勞苦,「平靜,安詳」地把他接回天家,那個更美的,永遠的家園,「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主降臨的大榮光………….榮耀,榮耀!哈利路亞」的詩歌不禁浮現眼前,爸爸! 願我們再相會,在那尊崇無比的榮耀裏。